官方微信
首页 > 文章列表
中国针灸学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发布者:aikun 发布时间: 2017年9月2日

中国针灸学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于2006725日在西藏拉萨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面向新世纪,培养新人才”、“中国针灸与民族医药”。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李怀荣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保延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杨龙会处长、西藏自治区科协副主席张恒绪教授、西藏藏医学院副院长李雅君教授、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院长占堆教授、西藏自治区医学会秘书长扎西郎杰教授、西藏自治区卫生厅藏医处处长巴桑以及全国科研院所、高等医药学校、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单位的中青年针灸推拿工作者100余人参加了研讨。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保延教授致开幕词,强调中国针灸学会为针灸专家、针灸工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对促进针灸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针灸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的重视,已经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使用。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一方面要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数据证明针灸理论的合理性和疗效,使其不断完善和更具科学性;另一方面,我国现医疗卫生体系面临挑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如何发挥针灸这一传统医学简、便、验、廉的优势,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李怀荣教授谈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结合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制定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规划。今后一个时期,在中医理论、中药研发及临床疗效等方面要有所创新和发展。目前,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和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尚未完善和健全,这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中医科学院把临床疗效、评价体制中心进行合并后成立了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相信会在创新方面有所贡献。

西藏自治区科协副主席张恒绪教授在致词中表示,中国针灸学会在西藏拉萨召开“第七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这将对西藏医学的发展,尤其是西藏针灸学的发展和促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会议共交流学术论文126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杨龙会处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所长朱兵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中医医院张维教授等应邀在会上作主题发言,给与会者带来有益的启示。

朱兵所长的《面口合谷收的神经科学原理》主题报告,深入阐述了合谷治疗口面部疾病的机理、合谷穴与口面部特异性联系的途径,以及根据十几年来脑科学研究发现合谷穴区与口面部在丘脑水平和大脑皮层水平发生广泛的会集、重迭和相互的关系。一个区域发生功能改变或功能丧失时,另一个的功能会发生代偿或功能重组。在评述脑科学新近取得的进展基础之上,朱兵教授认为,合谷穴区与面口部在体表虽然有长长的一段距离的间障,但在脑功能区它们之间是相互毗邻的关系。经络沟通体表上下之间的联系(在这里是手阳阴大肠经沟通合谷穴与口面部之间的联系),可以从脑功能中找到答案。

会议期间,中国针灸学会、西藏自治区科协以及西藏藏医学院的专家,在拉萨深入社区为藏民提供推拿、按摩、检查、健康咨询等义诊服务,受到藏民的欢迎和赞誉。

刘保延副院长为此次研讨会作了总结发言,第一,对基础研究和临床现状的讨论,关键是找到针灸具有确切疗效的方法,通过组织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不断提高临床研究水平,并把临床研究的结果尽快形成临床治疗方案。推广运用到临床实际当中去。目前在基础研究方面比较滞后,不能满足临床发展的需求。如何与临床结合为临床服务,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是基础研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第二,经络研究如何从同一个事实出发进行深入研究需要下功夫,即使从古代文献的记载出发,也要统一认识,有关工作还需要我们很好地加以总结。总之,全国科研院所、高等医药学校、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单位的中青年针灸推拿工作者应该携起手来,共同登攀针灸推拿学术新高峰。

中国针灸学会学术部

 二OO六年八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