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aikun 发布时间: 2017年9月2日
(2009年5月15-17日,香港)
地点:香港医管局大楼会议厅
第一轮会议通知及论文征集
主办单位: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广东省针灸学会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香港中西医结合医学会 香港医院管理局
协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湖南省针灸学会
贵州省针灸学会
广西省针灸学会
海南省针灸学会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医疗及社会科学院
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
香港针灸学会
香港医学针灸会
香港骨科医学会
香港麻醉科学会
香港疼痛学会
国际中医药学会(澳门)
澳门中医药学会
深圳市中医药学会
深圳市针灸学会
支持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合作交流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
中国针灸学会
大会主席致词
针灸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精华,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然是人们防病保健的重要手段。目前,针灸已经在世界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为保障和增进人类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痛症是针灸治疗最主要的适宜病种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有针灸治疗疼痛的相关记载。《三国志》中记载到,神医华陀运用针灸为魏国丞相曹操治疗“头风眩”病(即血管性头痛),次次均针到痛止。时至今日,针灸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血管性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运动性扭伤、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痛风、痛经、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癌性疼痛等各种急、慢性疼痛,具有疗效确切、快速、简便、副作用少等优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展的针刺镇痛研究更是诠释了针灸治疗痛症的科学机制,得到国际科学界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为我国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先导。
为了充分发挥针灸治疗痛症的独特优势,系统总结近年来针灸治疗痛症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进一步开展针灸治疗痛症的学术研究,不断加强内地和港澳台等地区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展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前景,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针灸学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香港中西医结合医学会、香港医院管理局在2004年、2006年、2007年先后成功举办“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热病)学术研讨会”、“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学术研讨会”、“中西医结合防治皮肤病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上,诚邀全国各省市及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医学界同仁再次聚首香江,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邹旭
黄谭智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