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aikun 发布时间: 2017年9月2日
11月29日,中国针灸学会在京召开颁奖大会,共有13项成果荣获2008年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王定一科技奖)。卫生部纪检组原组长、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张凤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于生龙,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刘凤霞,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副书记麻颖,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石学敏院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原局长谢阳谷教授、中国针灸学会会长李维衡,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邓良月,王定一先生的代表-香港梁锦芳,中国香港针灸学会会长叶维晋,以及获奖单位的代表100余人出席了颁奖典礼。大会由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刘保延主持。
自2006年中国针灸学会在国家科技部奖励办公室批准设立以来,今年是第二次评选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该奖项分基础研究奖和临床应用研究奖两大类,各设一二三等奖。2008年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项目经单位推荐申报、形式审查、初评、公示和终评,最后由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决定授予“腧穴热敏化临床研究”等4项科研成果为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授予“基于红外光栅传感技术的针刺手法采集及仿真系统研究”等9项科研成果为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等奖阙如。在今年的获奖项目中,基础研究类项目6项,临床应用研究类7项,临床类研究略占优势。一方面说明临床类研究项目多,另一方面也提示针灸界在研究中要充分重视科研设计,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以更加有效地促进临床应用的发展。
李大宁副局长在讲话中首先向获奖者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指出,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只有有所作为,才能有所地位,只有有所作为,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所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更进一步地重视学术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转化促进的贡献率。中国针灸学会应该通过这个奖的评选,充分调动针灸科研的积极性,成为针灸学术进步的一面旗帜。并且希望中国针灸学会充分发挥学术团体的作用,团结、组织广大的针灸工作者,共同致力于针灸学术的发展,逐步把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打造成一个品牌,体现国际第一的针灸科研先进水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强和中国针灸学会的联系,一如既往地支持学会开展的各项活动,为中医药学术发展做出贡献。
曹洪欣院长表示,针灸学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经络理论与针灸技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大贡献。时至今日,在防病治病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灸学作为具有原创优势的医学财富,在引领中医药走向世界上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运用针灸防病治病。针灸学研究已成为发达国家关注和资助研究的重点领域,为我国中医药行业在针灸领域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中医科学院作为中国针灸学会的挂靠单位,一贯全力支持针灸学会的工作,希望全国针灸界的同道与我们通力合作,共同促进针灸学术的发展。
与会领导向获奖项目代表颁发了奖杯、证书和奖金。
2008年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4项:
1.《腧穴热敏化临床研究》(主要完成人:陈日新、康明非、陈明人、黄建华、洪恩四、迟振海、聂容荣、付勇、张波。主要完成单位: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2.《国际标准(针灸经穴定位)研究》(主要完成人:黄龙祥、王雪苔、谭源生、吴中朝、武晓冬。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3.《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机理研究》(主要完成人:严洁、易受乡、林亚平、常小荣、王超、田岳凤、刁利红、杨孝芳、黄洁、马余鸿。主要完成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4.《针刺调肝法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规范化研究》(主要完成人:符文彬、樊莉、朱晓平、何青、庄礼兴、王玲、刘远声、唐纯志、李颖文、罗素萍、王聪、蒙昌荣、刘健华、周道友、李慧、文幸。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中医院、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中医院)。
三等奖9项:
1.《基于红外光栅传感技术的针刺手法采集及仿真系统研究》(主要完成人:杨华元、杨文英、刘堂义、蒯乐、高明、顾训杰、胡银娥、夏锦杉。主要完成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2.《心经与心脏相对特异性联系的躯体交感通路与体液机制研究》(主要完成人:周逸平、汪克明、周美启、荣培晶、王月兰、陈业农、胡玲、方志斌。主要完成单位:安徽中医学院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心、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
3.《针刺治疗缺血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评价示范研究》(主要完成人:韩景献、李妍、于涛、赵建国、梁繁荣、李檀、刘志顺、李瑛、沈庆时。主要完成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贺氏针灸三通法”理论及其治疗中风病的应用研究》(主要完成人:贺普仁、王麟鹏、刘慧林、刘志顺、程金莲、赵吉平、刘红、贺林、王桂玲。主要完成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5.《头穴丛刺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技术规范及客观化评价》(主要完成人唐强、孙忠人、王新华、朱文增、邢艳丽、倪金霞、王艳、王达、魏铁花、白震民、于致顺。主要完成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6.《电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主要完成人:杨涛、刘志顺、张兴桥、冯勇伟、徐海蓉。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河北省冀州市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医院)
7.《血管性痴呆患者针刺干预下不同腧穴效应的脑功能成像研究》(主要完成人:赖新生、黄泳、唐纯志、陈静、杨君军。主要完成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
8.《针刺治疗大鼠支气管哮喘与皮质激素关系的研究》(主要完成人:杨永清、王宇、马淑兰、崔龙萍、张广全、刘艳艳、陈汉平、崔建美、金明明、张英英。主要完成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9.《针刺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主要完成人:马骏、王彦春、朱书秀、甘水咏、雷涛、黄攀攀。主要完成单位:湖北中医学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李大宁副局长讲话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讲话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保延讲话
中国针灸学会会长李维衡讲话
获奖代表常小荣教授讲话
李大宁副局长给严洁教授颁奖